品味享受人生 22-12-2021
好朋友韡玲今年書展又會出新書 ,因疫情關係 ,香港人 的情緒比較低落, 發行商 萬里想 加入 精神健康這個元素, 希望幫香港人 脫離情緒的困境,所以 今年 韡玲 的新書邀請了幾位作者包括精神科醫生 與及我本人 撰寫文章 ,使內容更加豐富廣泛, 所以我再將我的 心得整理及寫下這篇品味享受人生的文章。
幸福人生的奧秘
享受人生之前先要領悟人生及創造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的七大支柱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靈性成長、獲得愛與被愛及良好人際關係、和諧安全社會環境 及財富。
1.身體健康
人死亡最常見原因除了意外, 癌症及慢性 病如心腦血管病,糖尿 ,腎病等, 都可以預防 及早期診斷而獲得治癒。 健康身體需要治未病 ,在疾病未發生之時及早發現端倪,防範於未然,防止疾病發生。
我建議40歲之後,每年約見家庭醫生作臨床例行檢查如量度血壓。跟家庭醫生商量到X光診斷中心做全身檢查包括肺部照X光,看看有沒有早期肺癌,做心電圖測試心臟功能,驗血檢測肝功能、腎功能、血全計、血糖、膽固醇及血脂等。
50歲以上的例行檢查,我建議跟家庭醫生商量做超音波全腹掃描,看看有沒有腫瘤、膽石及腎結石。男士們要檢查前列腺有沒有肥大 和驗 前列腺癌細胞指標 PSA。預防前列腺過早肥大, 平時盡量不要忍小便。
55歲之前要考慮做大腸內窺鏡檢查或最新的大便樣本M3CRC大腸癌惡菌檢測。大腸癌是香港人最常見的癌症。大腸癌生長比較緩慢,如果內窺鏡看到了早期的腸癌或息肉便可以直接切除,達到診斷及治療的效果。
建議大家50歲之後做電腦掃描,檢查三條冠心臟動脈有沒有栓塞,如果有20%-50% 狹窄,也需要五年後再做 掃描 跟進。 我又建議 做一次腦部磁力共振掃描檢查腦血管瘤。每年或每半年見牙醫洗牙,也每年見耳鼻喉科醫生檢查聽覺及鼻咽。每年往眼科醫生接受眼底檢查,看看有沒有白內障、青光眼或視網膜脫落。
飲食要節制(自制力)、做齊五種運動包括帶氧運動、強化肌肉運動(做深蹲、平板動作加強身體腹部核心肌肉鍛鍊)、伸展運動 、平衡運動 及 身心運動如瑜伽 、 太極拳、八段錦。
學懂得腹部呼吸、 冥想 、控制體重及充足睡眠。
2.心理 健康
健康心理需要有自制力、懂得減壓和控制情緒。有正向及樂觀的思想(塞翁 失馬, 焉知非福) 、 懂得 感恩、自我覺得大圓滿及有充足的安全感。加強自信。不要因為他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接受逆境、歡迎逆境、專注克服問題。遇到逆境要有抗逆力,並 用苦集滅道的方法 去面對逆境 。
逆境或不如意令我們不快樂,在人生的不同階段 都有不同的危機,讀書考試不合格,青春期失戀,成年時失業、破產、生病。50歲開始有至親離世、退休壓力,最後要面對死亡。 另外又有因失誤、失敗、不小心失去金錢等而產生的自責及其他最負面的情緒,如憤怒、貪婪、妒忌 等。 我們要積極面對挑戰及苦難。先評估自己擁有的安全感指數,跟著用危機管理的方法預早想出解決危機來臨的情況,並想出預防的方法。不受負面情緒影響 專注應付問題。 中了毒箭是要盡快拔除及醫治,而不是追尋它的來源。每次逆境都是一個機會給我們精進。跌倒了就是要站起來,而且更要往前走。
運動、睡眠、嗜好、遊戲、休閒獨處、冥想(meditation)、覺察力(mindfulness) 等都能夠舒緩心理壓力。
嗜好 除了可以舒緩壓力 ,更可以驅除無聊及幫助我們品味人生
學冥想先要學識腹式呼吸, 第一次用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呼吸,建立思想 與身體的聯繫。練習放鬆,可先揸實拳頭十秒才放鬆,便可感覺真正的放鬆。練習與自己身體溝通,覺察左邊腳趾公的感受,通知繃緊的肌肉放鬆。練習身體素描,和自己的器官打招呼,例如意識肝臟,與它說你好嗎?我愛你!有意識地行路,進一步便可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 建立身心靈聯繫。 好像美食家 一樣慢食及品嘗食物。加強眼耳鼻舌身意的認知和覺察。自得其樂(嗜好),從吃、喝(茶酒)、玩樂(琴棋書畫詩歌花) 及藝術鑑賞開始 品味人生。
愛錫自己 。懂得自愛,即時尊重自己 (有自尊心)、信任自己 (有自信心) 及 關懷和 懂得寬恕自己的過錯。 明白人誰無過, 知錯能改,接納孤獨。採立中庸之道,懂得適可而止。
3. 靈性智慧成長
50歲時因聽到家人說有一位朋友常希望60歲可以退休及享受人生黃金20年,但好不幸,他59歲便離世。聽了這個事故,我便開始認真思考死亡及人生的意義,練習冥想和靜觀可增強專注力 ,覺察力。禪定而生智慧。認知自我是從身體,心智及靈性/良知組成。人生需要不停作出抉擇,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宇宙觀作為生活取捨的原則和参照。培養 求知慾與好奇心,增加 文化修養 ,審美眼光和藝術鑑賞力 ,從欣賞藝術 的美來滋 養我們的靈魂。
我的座右銘是 『活在當下(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 『活好當下』。快樂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人類生存的終極目標 。 生命長短多數不可預知,但我們可控制生命的寬度 與深度,珍惜 享受生命當中每一刻 過程, 無時無刻都要保持自己的幸福指數70以上。
時間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應珍惜每一刻。 不再執著,不會發嬲。會善待自己 及人與人相會時刻。活在當下, 過去已經過去, 未來仍未到臨,真正的生命就在當下。盡量保持寧靜安詳和諧心境,加強覺知去欣賞周邊所有美好的人和物, 不會浪費光陰於負面情緒及無意義的事件上。用寬容、同理心、寬恕 、難得糊塗、焉知非福等正向思維,減少負面情緒,令自己盡快回復到70分的幸福指數
死後有沒有天堂沒有人可以證實 ,就算有,我也不想等到死後才享受 ,要即時將天堂帶到當下。我即時聯想到當下如果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 , 培養寬容 ,不計較, 放下 ,不執著,平常心及與人為善等美德。盡量令當下每一時刻自己都能感受到活在天堂裏的寧靜、喜悅心境 。如果能加上附近的環境和諧安全 ,便可即時活在天堂中 。
我相信死亡像熟睡後冇夢可發,也不再醒來,肉身和心靈意識滅亡 。
我又會思考臨死前,我會想到有沒有 什麼遺憾或未完成的願望,未解決的心結。如果有便該即時行動,做想做的事情 ,向於我有恩的人說多謝,又要對被我傷害的人道歉,以 彌補自己的過失 。
我相信人生的意義是靠自己培養喜悅平和的心 境,過快樂的人生。 快樂能讓人對生命充滿熱愛, 每天都不斷追求個人成長(精進),而每一刻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生活,好好享受當下,心存感恩, 努力上進,使自己一天比一天更進步完滿,盡力做好自己,完成完善自我,真誠對待自己,憑良心做每一件事,忠於自己,體驗人生,創造難忘時刻。把今天當作自己生命最後一天。
明白活在當下、 感恩、寬容、正向思維、不執著、 知足都是幸福的泉源。冥想是通往幸福人生的鎖匙 。未知死,焉知生。只要學會死亡,就學會如何生活。 閱讀增長知識,加上思考之後活用這些知識便是智慧。
4.獲得 愛與被愛
愛是尊重、關懷和信任。 從自愛開始,善待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珍惜眼前人。尊重關懷身邊所有人。 有自信及有安全感後 ,便開始有慈悲心及會用無條件的愛對待周圍的所有人,並對他人的幸福有所貢獻 。
5.人際關係
有同理心 ,有好的品德如誠實、誠信、 寬容 和寬恕。 和他人可以和恰相處 。有慈悲、 仁愛 和寬容心。助人為樂。組織 興趣小組互相交流。 慎言,不要批評他人,友善對待所有人。
6.和諧社會環境
科學家指出宇宙是產生在138 億年前大霹靂 。600萬年前,母猿產下了兩個女兒人類露西和黑猩猩。露西是我們人類的祖先, 在地球村裏不同國籍的人都是同一祖先 , 所以是一家人,應該無分彼此,大家都是平等, 不應有階級觀念 。人不可以獨立生存,要互相幫助。各人有自己的崗位, 要平等對待,相親相愛,要奉公守法。大家 在一個安全和平的環境下共同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維護 世界和平 。
相信萬物有靈,進展到愛護萬物,對萬物有情 ,有慈悲 心 。
7.擁有財富
我對物質財富的信念是認為金錢只是用來追求人生目標的工具,完成學業和獲得工作,可以創造財富,懂得善用(節儉) ,儲蓄及投資,便能增加財富。當擁有財富,能滿足基本開如衣食住行及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能和家人及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能多愜意地以自己方式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有選擇能力,隨心所欲,可做什麼便做什麼。這樣擁有的財富便足夠。金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義之財不要貪,用自己努力工作得來的財富更令人有成功感及用得開心。全世界工作者都在為他人帶來幸福快樂,而間接對社會作岀貢獻。人有不同角色要扮演,在人一生中,事業對一個人的安全感是十分重要。工作時間佔人生的一半或以上,所以認識自我,找對自己的終生事業 ,工作時要專注 並樂在其中。 而 工作與其他生活的平衡至為重要。過簡約的生活,斷捨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棄掉負面情緒,棄掉心理包袱,減少腦內雜音,空出時間來思考及享受當下 。
有正確價值觀便可脫離金錢誘惑的痛苦(貪欲)。 有自信便不用追求名譽 和權力。
如何去享受及品味人生
品味人生 可以從吃、喝(茶酒)、玩樂(琴棋書畫詩歌花) 及藝術 修養 及藝術 鑑賞力入手。
我如何 享受人生
當我60歲時,已經累積了10年閱讀幸福書籍的經驗, 加上開始練習冥想及靜觀 ,我的智慧開始累積,我便開始發覺我的腦裏面有自己的聲音常常和我自己交談( 自我的意識),聲音提醒我, 香港男士平均壽命當時是82歲,我衡量過自己積聚的財富足夠我一日三餐食用及每晚睡覺時有瓦遮頭,直至100歲生存都沒有問題,有了這個安全感,我可以開始好好利用我這黃金20年,回饋自己,對自己好一點,要隨心所欲不踰矩。有了這個自我意識,我便開始減肥做運動,體重由180磅回落到160磅,開始保養皮膚及搽防曬 乳液,留意行路姿勢,挺胸微笑及提防寒背,亦都開始戒掉我喜愛的致癌物如我深愛的腸仔及煙肉, 亦都因為要改善自己的儀容,所以開始訂造合適的西裝、襯衫、西褲及鞋。人們能自愛,減肥、戒煙、戒酒、戒毒及戒賭都不成問題 。另外要自己增加五個感應器官(眼耳鼻舌身)的享受,所以對柴米油鹽醬茶酒與及琴棋書畫詩歌花開始產生興趣,以前不飲酒,現在我都開始 學習飲紅酒、白酒甚至烈酒,主要是學識欣賞,鍛鍊自己的味覺與嗅覺,當然我知道中庸之道, 自己不會沉迷於某一個嗜好。60歲的時候我和太太已經結婚三十六年, 除了我要去英國三個月進修,基本上所有旅行都是一家人去,為了增加自己的體驗 ,60歲後我便開始獨自 於夏天去日本東北三大祭祀及秋天去攝影愛好者天堂的日本東北奧入瀨溪流。
行善方面,我將收入的一部分撥作慈善用途,報施隨緣 ,遇到 朋友要求或適逢其會我便會伸出援手。除了幫助他人亦都不能因為自私 而傷害他人,所以我會遵循道德倫理及遵守法律而自律,自己單獨相處或自己變成隱形人都不會 犯惡,因為我亦都相信上天像 隱藏的監控電視 (CCTV)一樣監察我的行為,惡有惡報 。其實主要是自己做了虧心事,晚上自己的良知便會怪責自己,不能心安 。所以惡有惡報及打入地獄其實都是 當下受著良心的譴責 的煎熬。所以為了心安,心境寧靜,心無罣礙 ,自我會做到自制、自律、自省、慎獨及遵守法律。這些美德 亦是維持圓滿人際關係的重要品質,是人類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如果大家能發揚及實踐美德, 定能有利於社會生活和諧和秩序。
退休前,每日早上6時20分 睡醒 先感恩及在床上動手腳去洗手間後,先做5至10分鐘 自創的運動。它包括了氣功、太極、八段錦、瑜珈等動作。吃完早餐看完新聞便 到金鐘或旺角嘆 半小時早餐及看報紙。8時30分才正式開工。寫報告前先 播放預早錄下的100多首心愛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 於上午10時30分休息一會及吃一隻蕉。枱前亦都準備兩杯水及一杯茶。專注工作。 1時放工午餐。
星期一中午會去打乒乓波,學書法或與老友吃飯。星期二會到哥爾夫球練習場練習。星期三下午不用開工,可以去探母親 及和她午飯,也會去上國畫班、看電影去圖書館或博物館。一個月都有一次去粉嶺打哥爾夫球。間中亦都會組織興趣班 如陶藝班或品酒會。星期四中 午是與攝影會會員聚餐。星期五會傾向自己單獨午膳 享受個人空間, 逛書店 ,去二手書店 『我的書房』購買二手書 及去圖書館借書。我最少每兩星期一次會從公共圖書館借八本書用來閱讀 , 間中亦都會約朋友或客戶吃午飯。星期六下午節目和星期三差不多。 每天午飯後3時回公司小睡20至30分鐘。睡醒後真是精神百倍。3時30分又再準時開工。公司於六點半收工。到時我會吃一個蘋果或西柚及觀看五至十分鐘youtube精選電影精華作為小休息。再工作到7時20分準時放工。好彩的話,也可以爭取到15分鐘至30分鐘觀看 用45吋4k電視播映的7.1.2 環迴聲音響效果的4k高清電影才放工。回家前,亦都會吃一些在地鐵買來的甜品如砵仔糕來獎勵自己。
回家晚飯後,看完報紙會浸溫泉 練習瑜珈、冥想或游水。 睡覺前會寫作或練書法半至一小時或與家人一齊觀看Netflix電影。每晚準時十一點半前睡覺。
星期三晚上,間中我都會組織一些興趣小組的講座如關於佛法、唱歌、古董欣賞及夏威夷結他班等。 星期五晚, 一家人 間中會去戲院看電影。
週末當然是家庭日,會帶寵物小狗 上山頂行山。其餘消閑活動包括跑步、健身、游水、看書、聽音樂、 寫作、 畫畫及練書法等。 在懶洋洋的下午, 午睡 及發白日夢 ,任思想隨意飛翔,是非常舒服的享受, 令人悠然感到活著的好處。
60歲後想在眼、耳、鼻、舌、身、意方面增強覺知和欣賞能力,所以也開始研究及品嚐 茶、咖啡、芝士及各種酒類,享受美食 ,並研究古董,欣賞藝術 ,參觀藝術館 及博物館,學習陶藝,多體驗, 學習新事物及成立不同的網上興趣群組。
退休後多了8小時的休閒時間,更可以多去長程旅遊,爭取更多體驗。90歲後,計劃開始過一些比較平靜及有規律的生活,多看電影及閱讀。
嗜好
嗜好 除了可以舒緩壓力 ,更可以驅除無聊及幫助我們品味人生。
嗜好的種類
從五官及五感來分類:
- 眼(看)
電影、 攝影、射擊、 觀鳥、 逛商場
- 耳(聽 )
音樂
- 舌(食)
廚藝、 享受美食、飲下午茶
- 鼻(聞)
園藝、花道、香道。
- 身(觸)
收藏(集郵, 古玩、 香水樽 、可樂樽等)
木工、 陶藝、 玻璃 及 皮革製作
遊戲: 打麻雀、打天九/牌九、賭馬、獨數、電子遊戲、桌面遊戲(大富翁、飛行棋、scrabble) 、 砌模型、 打啤牌、看漫畫、捉棋、 桌球、康樂棋 、唱卡拉ok
運動 : 足球、 籃球、羽毛球、保齡球 ,草地滾球 、行山、遊泳、跳舞 、傳統國術(太極、八段錦、六通拳、 氣功) 、拳擊、 劍擊
水上活動 : 帆船、釣魚、潛水
空中活動 : 駕駛直升機/小型飛機
唱歌
6. 心( 讀、 寫、思考)
追求知識 閱讀(歷史、小說及文學)
寫作 藝術創作 及鑑賞 (電影、音樂、繪畫、攝影、唱歌、書法)。
學習樂器 ( 小提琴、古箏、電子鋼琴、打鼓、鋼琴)
總括我的嗜好及興趣是攝影、 旅遊、坐郵輪或河船旅遊 、閱讀(哲學 、旅遊、歷史、推理小說、食物的歷史、建築)打哥爾夫球、打乒乓波 、學射箭、真槍/氣槍射、 書法 、聽音樂 、學習夏威夷結他 、看電影(戰爭片、動作片、科幻劇情) 、寫文章(旅遊經歷)、逛書局 、去圖書館 、藝術館 、公園 、行山、聽音樂會、集郵 及飲飲食食 等。
未來,我又有興趣想學習繪油畫/水彩畫、 園藝、廚藝、插花及學懂欣賞詩詞歌賦 。
其實得悟,知道如何獲得幸福人生,幸福指數可以保持70以上,內心覺得滿足 ,安全感足夠,心境平靜,心無罣礙,內心感覺良好,覺得自由及有自我控制權 而事情在掌控之中 , 就算無所事事,每一分鐘其實都是享受緊人生。 讀者可參考我的 wordpress 網址 : https://happiness486.com/ 我的私人網頁: http://www.happinesslai.com/ 和 我的新書『幸福人生』 詳細了解我的嗜好及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