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京都紅葉深度 五天遊

2022年3月,香港第五波Omicron 疫情嚴重,所以星期 三休息放鬆,讓公司員工抖抖氣,於是約了住在大埔的表哥 Jimmy 到船灣淡水瑚行山。早上8時半烏蛟騰出發沿著船灣淡水湖步行到下午四時才回大尾篤停車場, 總共用了七個多小時。步行中我們回憶2013年秋天到京都 旅遊點滴,印象深刻的 經歷有高台寺臥龍池古雅建築及紅葉倒影,夜遊清水寺時由奧之院望向清水舞台的夜景及在放生池前仰望被夜燈照射的三重塔美景,及永觀堂欣賞被 燈光照耀著的美麗楓葉,東福寺紅葉漫山遍野的壯麗景色,要預約及先在禮堂上用毛筆書寫完心經才可以參觀 寺內百多種青苔 的名剎西方寺 ,貝律銘 Miho博物館及位於Miho美學院內他的收山作品 小教堂,嵐山保津川乘木筏沿途優美風光及有兩岸滿山楓葉 等,大家都十分回味,所以回來再決定寫下那 次旅行時體驗,與大家分享。

每年十月下旬至12月上旬,便是京都秋色最美的時候。2013年11月 參加了由 Jimmy 表哥安排的京都秋葉深度遊。是第一次旅行前收到 主辦人(Jimmy) 準備的一疊旅遊notes 。 

我們一行六人包括我,Jimmy 和他的朋友三對couples,在11月15號 下午 2 時從香港出發 ,晚上六時到達 位於京都 JR火車站旁邊的  Kyoto Century Hotel 。它的位置十分方便

晚飯後 去高台寺及清水寺欣賞夜晚的楓葉。

高台寺

開始建於1605年,有400年歷史,是豐臣秀吉將軍夫人北政所 寧寧晚年安養修佛的地方。寺內開生堂,傘亭,時雨亭, 觀月台等是日本國寶級古蹟建築,10月下旬開放夜間參拜,晚上燈光讓紅葉顯得更加輝煌,更於白砂的庭園加添幻彩燈光效果,充滿夢幻氣氛。

高台寺的追楓熱點在臥龍池/弁天池,只要穿過庭園小徑,眼前便是遼闊的池塘。在燈光照射下,平靜如鏡的池水反映出紅葉與古建築倒影,實在漂亮動人,叫人陶醉。這兼融現代和傳統的楓葉燈光展覽,是京都最棒的 。如只能選擇一處欣賞夜楓,高台寺是首選。

清水寺

於778年(寶龜9年)前後  由奈良子島寺僧人賢心(後來改名延鎮)所創建。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原本屬於法相宗這一宗派但目前已獨立,成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

清水寺為棟樑結構式寺院。大殿前為懸空的「舞台」,由139根高五十公尺的大圓木支撐。寺院建築氣勢宏偉,結構巧妙,沒有用一根釘子。

夜遊清水寺時由奧之院舞台北側望向清水舞台的位置是拍攝的熱門地方。可見前方清水舞台, 劃破黑夜長空的寶藍色雷射光線及背後燈火繁盛的京都夜景。如詩如畫。在放生池前仰望被夜燈照射的三重塔美景也是拍攝的熱門地方 。

第二天上午參觀詩仙堂,曼殊院和金閣寺。

詩仙堂 Shisendo

是德川家康的家臣石川丈山所建。他在大阪夏之陣戰役中因違反軍律而被問罪後,隱居在詩仙堂31年 。詩仙堂納收藏著日本知名畫家狩野探幽所畫的中國漢晉唐宋36位詩人,包括蘇,陶淵明,韓愈,柳宗元,杜甫,李白等。 石川自己則在詩人畫像上親筆寫上詩人的名詩,表達濡慕之意,詩仙堂因而得名 。詩仙堂是唐式風格,很有隱居儒者的意境。

曼殊院 Manshuin

是天台宗的門跡寺院之一,是傳教大師最澄創建,但現在的蔓珠院是建造桂離宮的智仁天皇次子良尚親王再造的。不但把它原址搬到靠近桂離宮的現址,還花了二十多年時間精心造景。所以曼殊院 充滿桂離宮式的美感,是江戶初期代表性的書院建築。

大書院的葫蘆和扇形門把,小書院內菊花形的拉窗和富士山形的裝飾鐓片等,隨處可見與桂離宮相仿的精湛設計。曼殊院的枯山水庭園具禪風,又有王朝的風雅。 

曼殊院整個設計概念是陸上行舟,以砂寓水,流動不已的觀念,靜心雅意,才能體會到這個日本庭園如何在細處寓意深遠 。

金閣寺 Kinkaku-ji

原本是室町時代(1336至1573)足利義滿將軍所建的山上別墅。將軍逝世之後,別墅改為佛寺 , 名為「鹿苑寺」是室町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池泉迴遊式庭園。

這座已有500多年歷史的建築,於1950年失火被燒毀,經歷五載重建完成。

1950年7月2日,見習僧人林承賢受精神疾病影響而在舍利殿縱火,被稱為金閣寺放火事件,舍利殿(金閣)被焚燬,這個事件造成全日本的震撼。而此事件成為了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題材。三島自稱寫《金閣寺》是為了探討林承賢犯罪的動機。他專程跑到京都採訪,調查縱火犯的經歷,考察金閣寺周圍的景象,查閱金閣寺的資料和警局、法院的審訊資料。他後來甚至來到林承賢的家鄉舞鶴市考察。鍍金的亭閣,嫵媚的園景依舊 壯麗。在鏡湖池倒映出的金閣,已屬京都的代表性景觀。1994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金閣(舍利殿)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一樓是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是寢殿式簡化成書院式。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有中國唐式屋頂與象徵佛寺的花頭窗。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三種不同時代不同的風格,卻能在一棟建築物上調和完美,是金閣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效仿自衣笠山池泉回遊式庭園裡有許多風格別緻的日式造景,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欣賞金閣寺紅葉之美最佳位置就是前面的鏡湖池鏡湖池水面波平如鏡而得名 。

下午到訪西方寺 ,龍安寺, 東福寺。

西方寺Moss temple of Saihoji

奈良時代行基開創西方寺,曆應該二年(西元1339年)夢窗國師斯重建寺院,正式更名為西方寺。 

並建造上下兩段式的庭園 「天下一」 。庭園遍地長滿苔類植物的獨特美感景象,遠近馳名,因而稱為 苔寺。

入園參觀最好預約,進入後需要書寫心經一遍,讓心境平靜下來才可以開始參觀 。

龍安寺(Ryoanji)

建於公元1453年。屬臨濟宗妙心寺派,山號大雲山,本尊釋迦如來佛。寺內景點有礦石寺院,鏡容池及聞名世界的枯山水庭園「 方丈石庭」。1994年被定為世界遺產。方丈是寺院主持的住處最吸引遊客的是方丈前的枯山水庭園  Rock Garden。

這庭園有點似一個泳池不過沒有水,更沒有一草一木,只有白砂和長了青苔的黑石。庭園鋪設了白砂,並耘耙埽出同心波紋,再配置十五塊大小不同的石頭。石頭從左到右以5,2,3,2,3的排列組合設計,有浮沉在大海上的小島之意境。也有人說 石庭像老虎攜子渡河而去的意象,因而 此枯山水為「虎負子渡河」。也有人認為是京都五山的形勢 或代表佛教裏十五夜晚的「月圓」。枯山水庭的抽象美,相傳是室町後期畫家相阿彌所作 。其一精妙之處,是在於無論入從任何角度觀看,都只能看到十四顆石頭。遊客都坐在走廊上靜心觀賞,完全投入砂海的無盡意境中,感悟自身,大自然,以致宇宙。一坐便是數小時。

東福寺Tofuku-ji

由九條道家在1236年開始建造的禪宗禪寺臨濟宗大本山。耗費19年建成,名列京都五山之一。因為九條到家發願在京都東山蓋1座規模比得上東大寺(奈良),傳佛興教的地位比得上興福寺的寺廟,所以就這兩座廟各取一字,命名為東福寺東。 是禪宗臨濟宗東福寺派的大本營。

在東福寺玄關的臥雲橋與對面的通天橋遙遙相對,中間隔著大片樹林。站在橋上可以欣賞下面洗玉澗兩旁的通天楓和黃金色楓葉 。

通天楓是三葉楓 ,每一葉都短胖,看起來十分可愛。三葉楓的紅是緋紅, 令到兩旁樹木分別披上紅黃彩色,交織成繽紛及富有層次感的大自然景緻 。

京都賞紅葉,行內人一定會將東福寺排名在清水寺之前 。

佛殿內安放有高15米的立佛像 。

晚飯於南禪寺前順正本店 ,品嚐著名的豆腐料理-湯豆腐。

晚飯後又到永觀堂欣賞夜晚楓葉。

永觀堂

是唐朝到中國取經的日本和尚空海 的弟子真紹大師所建。永觀堂名稱之由來是因為後來永觀律師進入此寺,傳播淨土宗佛法。寺內有三千株紅葉樹 。石疊之道兩旁佈滿楓樹,是最佳的賞紅葉位置。放生池 燈影下楓葉倒影更是醉人 。

第三天參觀 位 於Miho美學院 中等教育學院內 小教堂,它是貝律銘收山的建築作品 。下午有到 Miho 博物館。

Miho美學院小教堂

它是貝律銘收山的建築作品。

貝律銘博士說: 我的建築家生涯以教堂開始,亦以教堂終結。 2007年貝博士設計小教堂來表現小山美秀子女士的品格。2012 完成。

Miho 美秀博物館

他是華裔建築大師貝律銘,參照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概念,在日本滋賀縣信 樂地區的山野所 建,把自然美景,創意建築及藝術珍品共冶一爐。委託人是日本最富有的女士兼神慈秀明會的創辦人小山美秀子(Mihoko Koyama)。 這是貝博士在其設計生涯中最喜愛的其中之一所建築物 。 建築完成當年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年十大建築。

神慈秀明會提倡以美感化 ,不論是大自然的美或人類創造的美, 多欣賞都可潔淨人的心靈, 提升人的靈性,  提高人類情操, 使生活豐盛 及對社會作出貢獻。

入囗的圓形廣場是接待處,紀念品店及餐廳所在地, 經過兩旁種滿桃樹的蜿蜒步道,進入一條呈弧形的隧道,拐個彎便看到隧道出口,遠處的藝術館正門突然出現,真有 穿過隧道後的世外桃源 感覺。

貝律銘把大約八成的美術館建築藏在地下,減低對大自然景色的破壞,用暖色系的 Magny Dore 石灰石及染色混凝土,並配合別緻的鋁質框架及玻璃天幕,把陽光引進美術館裏面。裏面展品有高兩米半的甘達拉佛立像,該佛像是公元二世紀後半期的巴基斯坦文物,佛像以犍陀羅風格雕刻。

貝律銘是美籍華裔建築師,1983年普立茲克獎得主,獲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後裔,出生於中華民國廣東省番禺縣,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澳門科學館、卡塔爾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06-2008) 和 蘇州美術新。 

晚飯在花見小路 通四條 超過200年以上歷史的京都典型町家建築 內吃懷石料理,之後欣賞袛園京都藝妓表演。

袛園京都藝妓表演 (Geiko)

可於祇園角(Gion Corner)或袛園「彌榮會館」鑑賞7種日本傳統表演藝術。

據說約四百多年前京都祇園八坂神社一帶因常有 商人聚集,因而開滿茶室,為討客人歡心,本來只負責沖茶的侍女,漸漸變得能歌善舞,最後更演變為專業的藝妓。 

第四天到嵐山 Arashiyama,乘 設計開揚的觀光小火車,由 嵯峨野站出,發經嵐山,保津峽至龜岡。全程約25分鐘。再由保津川上游,乘木筏沿河南下,沿途風光優美及有兩岸滿山楓葉作伴。午飯後又到天龍寺及嵐山大覺寺參觀 。

嵐山 Arashiyama 

嵯峨野 保津川

乘 設計開揚沒有玻璃阻隔的觀光小火車 Torokko,由 嵯峨野站出發 ,沿途山巒起伏風光如畫 ,經嵐山紅紅的山巒,保津峽至龜岡(Kameoka)。

全程約25分鐘。再由保津川上游(Down Hozu River) ,乘木筏沿河南下返回渡月橋,  全程16 公里,歷時個半至兩小時,沿途風光優美景,色壯觀及有兩岸滿山楓葉作伴。四周山景被七色紅葉包圍,直如明信片中的美景照一樣美麗醉人。

這裏有一間隱身於嵐山山腰中的星野高級精品酒店 Hoshinoya Kyoto。由渡月橋徒步十多二十分鐘便可到達。附近有逾四百年歷史的大悲閣千光寺。在高聳的本堂頂層設有一個觀景專區,可以讓人遠眺嵐山山中的自然景緻及包括京都塔的遠景和京都鬧市市容 。

京都嵐山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日都會舉辦紅葉祭,除了到賞楓名所渡月橋欣賞河畔紅紅綠綠的秋景,10時開始還能看到十多艘箏曲小督船、今樣歌舞船在漫天楓紅映襯下的大堰川上漂浮,船上的表演者更會演奏樂曲及表演能劇,用歌舞昇平對守護嵐山一帶的地藏王表達感謝。

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京都的大堰川河上便會出現二十多艘船同遊的盛大場面,過去是為了迎接天皇來此巡遊而舉辦的。每艘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表演,有的會演奏美妙音樂,有的則是歌舞表演,十分熱鬧!

渡月橋

建於1934年,跨越嵐山腳下流過的大堰川。因其形狀似彎彎的月亮跨在河上而得名。橋墩用鋼筋建造,而業橋面則為木造 。

天龍寺

是世界遺產 。臨濟宗天龍寺派大本山。1339年,室町幕府的初代將軍足利尊氏,為祭祀當時後醍醐天王,聘專人建造。期間曾經歷過八次大火災。裏面曹源池仍能保留最初期的建築風采。清澈的湖水倒映著緋紅的楓葉,呈現出一種出塵的美態。從大門步行至二尊院的本堂,是著名的200米紅葉參道。

園內的池泉回遊式庭園,借用了龜山及嵐山作為庭園的背景,秋天時的樣貌更是畫般優美。

到西山艸堂品嚐京都地道美食湯豆腐定食, 豆腐壽司及豆腐天婦羅等。 

在天龍寺旁至野宮神社及常寂光寺的一段路上,便是著名的嵯峨野 竹林所在 。這裏亦是電影「妓藝回憶錄」的拍攝場景之一

大覺寺

是平安時代(794-1192年)嵯峨天皇的御所,後來因為他的女兒正子內親王發願,所以才把這裏改成寺院。到了兼倉時代,接著有幾位天皇都習慣在此處處理院政,因此後人稱此地為嵯峨御所。因它曾經是日本天皇離宮 ,藏有不少藝術珍品。大澤池是仿照中國洞庭湖而建造池邊景色開朗,有木碼頭,藍天白雲 ,紅楓峰環湖。坐下放空很是寫意。

今次旅行,除了有以上美好的體驗,更加拍了很多美麗的風景攝影作品,足夠我製造2016年的日曆

  https://photos.app.goo.gl/fp4xwuE8W5A,另外獲得我覺得最滿意的十幅攝影作品中其中一張如下

影集

高台寺及清水寺賞夜楓   https://photos.app.goo.gl/HqjCxhaLpawWvw957

詩仙堂曼殊院金閣寺   https://photos.app.goo.gl/mNwTFJ1PT8Nu8ipaA

西芳寺 龍安寺    https://photos.app.goo.gl/UhqWLBD6VnAxV5tRA

Kyoto 京都東福寺    https://photos.app.goo.gl/c7rK8pabjdPqJzLs5

嵐山嵯峨野保津川渡月橋  https://photos.app.goo.gl/F6CeqvJZfifVPnhz8

天龍寺嵐山大覺寺內的大澤池 https://photos.app.goo.gl/caq1BQK59jshdSJNA

Kyoto 2013-11   https://photos.app.goo.gl/JadJexNF5JjstqtH6

calender 2016 Kyoto  https://photos.app.goo.gl/fp4xwuE8W5AwRN3i9

2 thoughts on “2013 京都紅葉深度 五天遊

  1. haha, how tempting to have this post at this time.
    Thanks,
    Marian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