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嗜好–音樂 6-6-2016
我中學開始喜歡聽廣東話流行曲, 當時是用手提錄放音機收聽錄音帶歌曲。四大天王中, 黎明的O夜及譚詠麟的暴風女神是我的至愛。1988 年我在旺角中心創業,因創業初期工作並不繁忙, 我便可到遴近單位的音響店,享受一會古典音樂,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高級Hi Fi音響設備,它能還原錄音現場的境況,讓我們像在音樂會現場一様,欣賞到各樂器的發聲位置及享受原本的悅耳音樂。因而令我愛上了古典音樂。無可避免也要幫襯購買了我人生的第一套膽機及一對 Roger 揚聲器。
音樂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 音樂可模枋人語言,表達人的所思所想及情感 ,又可模擬顏色。 它可以帶給聽者美的享受,觸動其內心感受,引起共鳴,帶來快樂,撫慰心靈。
音樂好處
- 音樂可以讓身體及精神放鬆,好的音樂可以紓解壓力,避免因自律神經緊張失調而導致慢性疾病的產生。
- 音樂可以敲開封閉的心靈,紓解憂鬱苦悶的心情,甚至音樂還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靈治療。
- 音樂可以刺激腦部,活化腦細胞,使腦細胞連結產生緊密網路,連結的網路愈多,愈能增加神經傳導速率、增強記憶力,注意力, 讓人思考更清晰及提昇智商IQ, 有研究結果顯示, 部分古典音樂(莫札特) 能增進聆聽者記憶力或智力,甚至達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 音樂可以紓解身心的緊張,使人放鬆. 音樂還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惱,可以幫助入睡、提高免疫力、,讓人的身心都得到適度的發展、舒放。
- 音樂的旋律可以使嬰兒呼吸平靜、心跳減緩,讓嬰兒不再哭鬧不安,也可以刺激嬰兒的大腦思維能力,讓他更聰明。
- 宇宙間的每一種物體都是按照一種特殊的頻率在振動著。而頻率正是音樂的基礎之一.在醫學研究中發現,經常的接觸音樂節奏、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等,產生些作用,進而使人身心健康。
現在每天回辦公室,我都先登入Spotifly 音樂網站,開始播放預錄的二佰多首歌曲,才展開一天的工作。悅耳的背景音樂,可令我更專心文書的工作。
我最喜愛聽的古典音樂
- Vivaldi- Four season
- Schubert- Trout Die Forelle
- Gershwin-Rhapsody in blue
- Beethoven – Symphony 9
- Tchaikovsky- 1812
- Mozart- Eine Kleine Nachtmusik
- Rachmaninov-Piano concerto no.3
-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 Johann Strauss II- Blue Danube
-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我最喜愛的中文音樂
黎明- O夜
張學友- 夜狼傳說
譚詠麟-暴風女神
關正傑-大地恩情
我最喜愛的電影聲軌
頭文字D
悲情城市
我最喜愛的英文音樂
Hotel California
George Winston
Die young
Backstreet Boys-We’ve got it going on
Get down
減壓音樂選擇
安神鎮靜: 春江花月夜 ,月夜, 催眠曲, 仲夏夜之夢 ,鋼琴前奏曲。
興奮: 喜相逢,喜洋洋,假日的海灘,第四十交響曲b小調,藍色狂想曲。
宣悲消氣 : 紅河水,小胡茄,二泉映月。
養心益智 :陽關三疊 ,江南絲竹,空山鳥語。
娛神益壽 : 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百鳥行 。
消除疲勞 : 卡門
舒緩壓力: 威風凜凜,匈牙利舞曲。
振奮精神 :命運交響曲,A大調第五奏鳴曲。
紓緩悲傷: 悲愴
唱歌
近幾年, 因我想預備兩至三首飲歌上台表演,剛剛醫學會舉辦唱歌課程,我便跟隨導師Percy上了八堂, 之後我再跟Percy學習. 他告訴我屬於男中低音, 而每人衹要找到適合自己音域的歌來唱也可唱出悅耳動聽的歌。 跟老師學習可擴闊自己的音域及如何用丹田氣唱歌, 避免傷害聲帶及走音。
我結果學了三十多首歌並和同學出了一張CD收錄了我唱的一首歌 作慈善用途。學了唱歌, 懂得用丹田唱歌, 不會走音及喉沙。唱歌又可改善呼吸, 增加血氧氣量,減慢身體細胞退化。音樂可滋養我們的靈魂而唱歌又可舒發感情。
唱歌具有很大的健康價值——它不僅能讓我們心情愉快,而且還能增強我們身體的免疫能力,是讓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天然良藥. 它能釋放悲傷,舒發感情,讓人情緒變好。唱歌中使用的橫膈膜呼吸法,能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及消耗能量,幫助減肥。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人們在唱歌時,大腦中會釋放出一種名為催產素的荷爾蒙。剛生下孩子的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大腦里也會釋放出這種荷爾蒙,夫妻戀人含情脈脈地相互凝視時,他們的大腦中也都會釋放出這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能使人們之間增進感情。
我的飲歌(Karaoke)
李國祥 摘星的晚上
Beyond 喜歡你
張國榮 風繼續吹
葉振棠 天籟、星河傳說
黎明 今夜你不會回來
那有一天不想你
孤單的人孤單的我
羅文
幾許風雨
前鋥錦繡
我要走天涯
紅棉
黃凱芹 傷感的戀人
陳奕迅
一絲不掛
最冷一天
林子祥 真的愛你
誰能明白我
每一个晚上
譚詠麟 捕風的漢子
女
袁鳳瑛 天若有情
楊千嬅 少女的祈禱
參考(部分資料由互聯網提供)
何為音樂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聲音是一種波動,當通過物體振動如演奏樂器、拍打一扇門或者敲擊桌面時,聲音的振動會引起介質(空氣,固體、液體)分子產生疏密變化的振動,形成疏密相間的縱波,這就產生了聲波。傳播到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 將振動轉成電訊, 經神經傳到顳葉(temporal lobe)的聽覺皮質(auditory cortex), 由腦細胞感知及處理音樂訊息, 將可感受到音樂的顏色及感情。
音樂不同聲音, 因音樂可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
音波的性質及特性
音波常簡化為正弦平面波的合成,各平面波可以用以下的性質來描述:
- 頻率
- 波長
- 振幅:音量
- 音速
-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
- 音高(pitch聲音的頻率)- 是人類心理對音符基頻(fundamental frequency)之感受. 中央C上之A音符發出的頻率為440Hz(表示成“A=440Hz”,或是“A440”),通常被當作「標準音高」
音樂的要素包括:
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
節奏 –拍子
怏板-Allegro 引發愉快的感覺
慢板-Adagio引發輕鬆﹑優閒的感覺
和聲–音程是指兩個音的高低關係,或兩音之間的距離。
旋律音程係指兩個音符一先一後的發出聲音。
和聲音程係指兩個同時發聲的音符。
每首不同的音樂都是主要由不同的節奏和旋律來區分的,這兩種要素決定了音樂的個性。由兩個以上的樂器或兩個以上的人共同演奏(演唱)的音樂,可以由和聲協調組成復調音樂。每種樂器和每個人聲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不同音色的樂器組合形成獨特的效果,安排這些樂器的組合叫做配器。以上四種要素的不同組合組成了每首音樂獨特的性格,使人在聆聽不同音樂時能感受到歡快、悲傷、慷慨、振奮等各種情緒,能理解是哪個民族哪個地區的音樂,經常聆聽音樂甚至可以從不同的音色中聽出是哪個人演唱的,是哪種樂器在演奏的。
畢達哥拉斯定律(畢氏定律)
在西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根據單弦儀器─獨弦儀,觀察其弦振動的基礎推算出此定律,此定音體系中音階所有的音是從單一音程(完全五度)相生而來。
單單撥弦會產生一個標準音,其是由振動著弦的整個長度產生,將弦在其長度的某處固定,會產生不同的振動和不同的音;當弦沿著其長度的四分之三振動時發出的音比全弦振動高四度;類推,弦的三分之二振動時產生的音比全弦振動高五度;如果弦的一半振動,產生的音則比全弦振動高一個八度。
根據這些劃分產生了簡單的數學比例:四度4:3、五度3:2、八度2:1。在西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根據單弦儀器─獨弦儀,觀察其弦振動的基礎推算出此定律,此定音體系中音階所有的音是從單一音程(完全五度)相生而來。
單單撥弦會產生一個標準音,其是由振動著弦的整個長度產生,將弦在其長度的某處固定,會產生不同的振動和不同的音;當弦沿著其長度的四分之三振動時發出的音比全弦振動高四度;類推,弦的三分之二振動時產生的音比全弦振動高五度;如果弦的一半振動,產生的音則比全弦振動高一個八度。
根據這些劃分產生了簡單的數學比例:四度4:3、五度3:2、八度2:1。
演奏的樂器和古典音樂的音律都是根據畢達哥拉斯定律的比列原則衍生及設計。
音樂與藝術
八度, 五度及四度的和音, 是古典音樂中最和諧的聲音組合, 在畢達哥拉斯定律(畢氏定律) 美的比例下產生的和音形成悅耳和諧的音樂 .當音樂與內心產生共嗚, 我們便感到更大的喜悅。
音樂的參與
演奏的樂器可以包括所有種類的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 聆聽–聽音樂
音樂形式
音樂主要有兩種形式:用人聲唱的聲樂和用樂器奏的器樂,不論是聲樂或器樂都有許多種結合的方式,如獨唱、合唱、對唱,獨奏、協奏,交響樂等。兩者也可以混合,聲樂用樂器伴奏,或在器樂交響樂中混入人聲等等。
樂器
中提琴(viola)
大提琴(cello)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e)
撥弦樂器-吉他
2.管樂器
a. 木管樂器–長笛(flute橫笛, 今是金屬製)﹑單簧管(Oboe, 直吹豎笛)﹑雙簧管 (Clarinet 豎笛)﹑低音管(巴松管 Basson-現今改用銅管)
b. 銅管樂器–小喇叭(小號tuba-高音), 法國號(French horn,中高音), 長號(伸縮號trombone-中低音), 低音號(bass tuba)
3. 打擊樂器Percussion
a. 有固定音高(definite pitch)
定音鼓(timpani)
鐘琴 Glockenspiel
木琴xylophone
馬林巴木琴Marimba
顫音琴 vibraphone
b. 無有固定音高(indefinite pitch)
鼓(大鼓 bass drum, 小鼓 snare drum,鈴鼓 tambourine)
鑼gong
銅鈸 cymbals
三角鐵triangle, 響板castanets, 嘎嘎器(rattle),
木板, 木魚wood block,馬鈴 Sleigh bells)
4.鍵盤樂器-鋼琴
音樂的種類
- 古典樂
- 流行音樂–
- 節奏藍調(Rhythm and blues)
- 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常被稱為Electronica或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或是錯誤的泛稱為鐵克諾(Techno)
- 嬉蹦音樂或嘻哈(Hip-Hop)
- 新世紀音樂或新紀元音樂(New Age music)
- 搖滾樂(Rock & roll)
- 爵士樂(Jazz)
- 民族–民歌
- 宗教音樂
- 電影
- 舞台
- 舞蹈
- 輕音樂:通常為一些虛無飄渺的樂器音樂
- .治療音樂
古典音樂(經曲音樂)
樂器合奏的組合
- 奏鳴曲(sonata)-二重奏:一樣樂器是主奏,另一樂器是伴奏(通常是鋼琴)
分三個樂章「快、慢、快」
- 三重奏(trio), 四重奏(quartet) 及五重奏(quintet)
- 協奏曲(concerto)- 交響曲+ 獨奏者
拉丁文是「在一起比賽」–是有獨奏者演奏一種樂器及有樂團一齊演奏的一種古典音樂會演奏型式. 分 三個樂章「快(華彩樂段)、慢(抒情)、快(華彩, 想像力」。
- 交響曲–四個樂章「快、慢、快(ㄧ詼諧曲, 小步舞曲)、快」
交響曲聲音由一百多團員用不同樂器演奏出來而所有聲音可合而為一但又能被分別清楚的聽見。
指揮家是通遏他對音樂的理解,排練樂團成員技巧及如何演譯 及最後現場地將音樂呈現給聽眾。
爵士樂(Jazz)
爵士樂(英語:Jazz)是一種音樂流派,它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起源於美國紐奧良的非裔美國人的社區[1],植根於藍調和拉格泰姆音樂以及歐洲的軍樂,並且由其發展而來。自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以來,爵士已經被認為是音樂表達的一種主流形式。其後,爵士樂亦以若干相對獨立的、傳統的流行音樂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相對獨立的風格間亦有關聯,其間的紐帶即是非裔美國人的音樂與歐裔美國人音樂之間的互相融合[4]。爵士樂在其發展過程中除了有美國黑人音樂的根源以外,還吸收了來自於不同文化的不同音樂風格,逐漸形成了今天多類別的爵士樂,所傳遞的內容也更為多樣,已經不僅限於早期的「黑人風格」。
中音薩克斯風歌手 Baritone Saxophone -Gerry Mulligan: My funny valentine
小喇叭手-Miles Davis-Now’s the time, Bye Bye Blackbird, So What, Summertime
唱歌
人聲又因性別、音域的高低、音質等不同,分成以下幾種音色:
- 女高音(soprano)
- 女中音(Mezzo-soprano,又作次女高音)
- 女低音(alto/contralto)
- 男高音(tenore/tenor)
- 男中音(baritone)
- 男低音(basso/bass)
參考
1. 音樂,不只是音樂-彭廣林
One thought on “我的嗜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