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 18-7-2018
威士忌(日本,蘇格蘭 與加拿大產的威士忌拼法為Whisky,而美國與愛爾蘭產的威士忌在拼字上稍有不同,稱為Whiskey)
19世紀蘇格蘭威士忌品質良秀不齊,愛爾蘭威士忌為了與蘇格蘭威士劃清界線,於是將出口到美國的威士忌名稱上多加一個「 e」,從此威士忌 whiskey這個字就成為愛爾蘭和美國威士忌的專屬名詞 。
世界威士忌五大產區分別是愛爾蘭.蘇格蘭,美國,加拿大和日本。愛爾蘭威士忌據稱是威士忌最早的發源地 。日本在1923年三得利建立了第一座蒸餾廠。
“威士忌”是所有以穀物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之通稱。雖然在傳統觀念上,許多人都認為威士忌是以大麥為原料製造,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這樣的情況有點類似白蘭地,雖然許多人都認為只有以葡萄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才叫白蘭地,但事實上,白蘭地這名詞泛指所有以水果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
蘇格蘭威士忌從製造的方法及原料目前分成 三類。
第一 、 單一純麥威士忌
第二 、穀類威士忌 Grain Whisky-用連續蒸餾法,萃取玉米、小麥及大麥(不一定經過發麥程序)主要是為了造成調和式威士忌。
第三 、調和威士忌 Blend whisky- 最普通的威士忌種類 。是那個性獨特的麥芽威士忌調和溫和細纖的穀物威士忌
第四 、 調和麥芽威士忌 Blended Malt Whisky-混合多間蒸餾廠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單一純麥威士忌
是使用100%麥芽作為原料,以小批次的銅製蒸餾器製作,來自單一家威士忌蒸餾廠所產生的威士忌。因為引用當地的水,加上每一家酒廠不同的蒸餾設備,酒廠製酒的設定,儲存的條件,以致每一家酒廠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風土特質。
「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在定義上是指完全由同一家蒸餾廠裏只用發芽大麥為原料製造,並且在蘇格蘭境內以橡木桶熟成超過三年以上的威士忌。該注意的是,這定義並沒限制同一個瓶子裏的酒皆必須出自同一個橡木桶裏面,實務上酒廠的調酒師常會根據需要,以自己廠裏生產的不同酒桶(乃至於不同裝桶年份的酒桶)裏取出的威士忌混合調製再裝瓶銷售。瓶籤上標示的年份是熟成時間最短的那桶威士忌的年份。
調和威士忌
一般而言是使用80%的穀物威士忌20%的麥芽威士忌,進行調和。這樣的威士忌主打穀物威士忌清爽柔和的氣味,以順口而飲為主要訴求。作為主體口感,加入了20%相對粗擴強勁的麥芽威士忌可以讓威士忌更豐富,適當的調配出一支威士忌的主體性格。這樣的調配觀念就是調和威士忌的平衡。 穀物威士忌通常以玉米、大麥和小麥為原料。
大麥(Barley)是世界上第四大耕作穀物 cereal,僅次於玉米 corn、稻 rice和小麥 wheat。
最早以前的威士忌是透明無色嗆辣不順口的蘇格蘭地酒,後來19世紀,英國政府開始對製酒業者課以重稅,一些沒有辦法承受高額稅金的小型蒸餾業者,只好帶著設備逃到山上,開始做起了私釀的勾檔。為了風乾大麥,只好拿山上隨手可得的泥煤來燻烤,加上 不能公開銷售,在買主來之前,只好把做好的威士忌藏在棄置的雪梨(Sherry)橡木桶(oak) 之中。沒想到意外的提升了威士忌的品質。在木桶陳過的威士忌,有著琥珀般的顏色,以及醇厚的口感,泥煤的煙燻味增加了威士忌更豐富的層次,也讓他形成鮮明的特色。這些始料所未及的意外讓後來橡木桶在威士忌的歷史進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一環。
大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對釀酒廠來說,大麥中澱粉成分越高,就有越多酒精產量。澱粉最早儲存在麥粒的細胞壁內,經過製麥 (malting) 的過程,打破細胞壁,才能釋放出澱粉。
製麥的第一個步驟是浸潤 (Steeping), 就是將麥粒放入水中與水產生化學作用,讓大麥在浸泡槽中開始發芽。傳統的手工作業,是將大麥鋪在地上,讓大麥發芽並利用鏟子翻動麥粒,藉以控制溫度。在發芽的過程中,麥粒會逐漸膨脹,打破細胞壁釋放澱粉 ,產生神奇的 一種酵素。但在麥粒靠 澱粉繼續發 芽之前,要利用熱空氣進行烘乾,中斷發芽過程,好讓麥粒繼續 膨脹。如果大麥要接受 泥煤烘燒,就要在窯中加入泥煤,這樣就能讓麥粒染上泥煤 煙味。泥煤能製造一種煙燻的氣味與口感。
一旦完成製麥,大麥就會被剪碎,好準備進入下一個生產階段 -糖化 (Mashing)。張大麥放入一個被稱為糖化桶的大型容器中加入熱水,大麥與熱水混合產生作用後,便分就會轉化為糖。製造出來有如糖水般的液體被稱為 麥汁 (wort )。接著從糖化桶中流出嚟,倒入發酵槽內,後加入酵母,繼續發酵作業,將糖轉化為酒精,產生含有8%至10% 酒精的 醪wash。接著要在單式蒸餾機裏蒸餾兩次。 第一次蒸餾,產生初酒 (low wine),酒精濃度大約25%。初酒再經過 酒精蒸餾機 濃縮,能把酒精濃度提高到70%以上的新酒 (new maker).
橡木桶對於威士忌的影響非常重要。由於一瓶酒裏有50 percent以上的氣味都來自橡木桶的萃取,威士忌放進橡木桶的時間越長,來自橡木的影響就越深。因此標示出樟木桶陳年的時間對一支酒來說就相對的重要。拿起我們手上的威士忌上面標著12年、15年、18年、30年。這些數字就代表著威士忌放在橡木桶中熟成的時間 。威士忌上面標著十二年,意思就是這支酒裏可能有許多不同年份的威士忌所調和出來,裏面所加入調和的威士忌最少是在橡木桶中熟成12年以上。
剛蒸餾完畢還處於新酒狀態的威士忌,本身特性其實與其他的中性烈酒(Neutral Spirits,如伏特加、白色蘭姆酒)差異並不大。除了美国的摩闪威士忌(Moonshine whiskey)外, 幾乎所有種類的威士忌都需要在橡木桶中陳年一定時間之後才能裝瓶出售,因此可以把陳年這道手續列為製造威士忌酒的必要過程。除此之外,要能在蒸餾的過程之中保留下穀物的原味,以便能和純穀物製造且經過過濾處理的伏特加酒或西洋穀物酒(例如Everclear)區別,是威士忌另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性要求。
最早有蘇格蘭蒸餾酒的紀載大約出現在1494年,不過最有名的威士忌事件,則是1780年代英國政府對釀酒(包括威士忌與琴酒)的重稅,讓蘇格蘭人索性往南跨過斯佩賽(Speyside)河逃到格蘭利威(Glenlivet)這個區域,繼續做起私釀生意。
世界上常見的威士忌種類有以下幾種:
用新的白橡木做酒桶,白橡木本身有頗高的甜味,將酒液帶來了甜味和色澤。
- 加拿大威士忌
- 愛爾蘭威士忌
- 日本威士忌
- 蘇格蘭威士忌
- 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由單一蒸餾廠所生產的麥芽威士忌所調製而成。
- 純麥芽威士忌:由不同蒸餾廠所生產的麥芽威士忌所調製而成。
- 調和威士忌:由麥芽威士忌與其他穀物的蒸餾酒所調製而成。
.
產區
蘇格蘭地區原則上被劃分為四個區域:高地區(Highland)、低地區(Lowland)、島嶼區(Islands)與坎貝爾鎮(Campbeltown)。 高地區與低地區的界線不單純只是行政區的分界,事實上界線南北的地區擁有截然不同的地理特性,北方多山與石灰岩地形,南方則是肥沃的緩丘地帶。
島嶼區原本是泛指蘇格蘭本島之外的所有週邊島嶼,但在其中位於西南角的艾雷島(Isle of Islay)對於蘇格蘭威士忌來說擁有較為不同的特殊意義。在過去該城鎮周圍的地區曾一度矗立着多達30家的蒸餾廠,被稱為「威士忌之城」,由於該區生產的威士忌口味上迥異於其他地區且酒廠數量繁多,因此才會在稅法上自成獨立的一區。可惜好景不常,產業的過度膨脹再加上區內的產品品質參差不齊,以及後來調和式威士忌的崛起,全都造成坎貝爾鎮威士忌的市場衰退。今天,坎貝爾鎮的範圍內只剩下三家蒸餾廠共四個品牌的威士忌生產,早已沒有以往那樣的重要性了。
高地區-强烈
高地區的地形起伏劇烈、氣候凜冽,因此也塑造了個性較為強烈的威士忌產品形象。口味特別濃烈厚重,質地確實,口味甘烈,帶有一些泥炭燻香與海水鹽味,可能是大部分高地型威士忌都有的特質。
在高地區的中央地帶,以斯佩河(Spey)為中心的肥沃平原區,在後期因為新酒廠陸續設立密度大增,儼然成為一個新興的「威士忌之鄉」而漸漸地被視為一個特別的產區,稱為斯佩塞區(Speyside,意指斯佩河岸)。不過,因為斯佩塞區並不是正統的分區方式,並沒有很明確的地理界線。
低地區-温和平順細緻優雅
低地區蒸餾廠打從過往就一直非常稀少,在近年來其數量又更進一步的銳減。此區域缺乏高地區的強風吹拂與嚴峻地形及氣候,也很少有泥炭沼澤地的存在,製造出來的威士忌普遍帶有的是截然不同的柔和植物芳香,無泥炭味與海水鹽味,特性並不是很明確。
不過,正由於此區的地勢低緩農作豐富,許多大型的穀物威士忌蒸餾廠都位於此區境內。
艾雷島-泥煤味
艾雷島(Isle of Islay)是一個位於蘇格蘭西南部的離島,與世隔絕的此區正好是面對大西洋海風的第一線,當威士忌由愛爾蘭傳入蘇格蘭時也是由此起源,因此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地理上,都擁有迥異於其他離島的地位。艾雷島盛產泥煤(peat),此區的威士忌普遍擁有非常重的煙燻程度,由於大部分的酒廠都緊鄰海岸線,因此海鹽般的鹹味也是此區威士忌普遍的特色之一。
斯佩塞(Speyside,斯佩河的河岸)的興盛,其實可以歸功於調和式威士忌的發明。在調和威士忌興起之後,幾乎所有的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在生產後,都是直接作為調和威士忌的原料使用鮮少獨立裝瓶出售,其佔有比例曾一度達到麥芽威士忌總生產量的99%。為了確保穩定的原料來源,各大調和威士忌廠商莫不大規模地收購各地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或乾脆自行斥資興建新廠,在這種情況下酒廠考慮的往往不是一支麥芽威士忌嚐起來是否好喝,而是它是否適合用來調酒,能否與來自他廠的威士忌適切融合。
如果以這角度來考量,傳統高地區與島嶼區的威士忌,都因為口味太重不容易壓制,而不適合在調和式威士忌裏面使用。反倒是斯佩塞地區的地形與氣候,再加上豐富的水源及農產,製造出來的威士忌普遍帶有比較豐富的果香與花香(該地區的山坡地帶,經常滿佈石楠這種溫帶植物),以及些許的泥煤煙燻,這樣的威士忌產品非常適合使用於調和威士忌,因此逐漸在該產業裏面嶄露頭角。目前斯佩塞是麥芽威士忌酒廠裏面密度最高的一區,而這些蒸餾廠,大都集中在斯佩河與其他幾條河流沿岸的河谷地區裏面。
坎貝爾鎮
以坎貝爾鎮為中心的此產區,由於距離蘇格蘭與英格蘭本土非常遙遠,再加上境內盛產大麥與泥炭,天生就是非常優良的威士忌酒生產地點。19世紀是甘貝爾敦威士忌的黃金時代,根據歷史資料該區在1824年(威士忌稅法大幅修正的隔年)有25家合法領照的蒸餾廠,每年生產748,000加崙(約合350萬公升)的威士忌,除了運往蘇格蘭低地區、英格蘭與愛爾蘭外,外銷到北美是坎貝爾鎮威士忌之所以需求甚大的原因之一。
由於位置上與艾雷島一樣,位於大西洋海風的向風面,以及大量使用泥炭燻烤,坎貝爾鎮的威士忌在口味上也是屬於偏重型。香氣濃烈、酒體厚重再加上鹽味與炭燻,坎貝爾鎮威士忌曾一度被認為是最有「男人味」的種類。但也正由於這理由,當調和威士忌興起後,調酒廠大都把注意力轉移到斯佩塞那種產品口味比較溫和的地區,而坎貝爾鎮威士忌顯然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遺憾。
另一個造成坎貝爾鎮威士忌能在威士忌熱潮之前就開始大賣,但卻在之後迅速沒落的原因,是這區的威士忌太依賴北美地區的走私市場之故。在美國的禁酒令時代,許多坎貝爾鎮威士忌在生產後就直接裝船送往加勒比海,再從該地輾轉偷渡到美國境內,過高的瞬間需求讓許多不肖業者開始以非常劣質的手段製造威士忌,甚至有直接使用裝漁獲的橡木桶來陳年威士忌的說法。這種過份的發展最終導致坎貝爾鎮威士忌的毀滅,在經濟大蕭條發生後,全球經濟的低潮將殘存的坎貝爾鎮酒廠一掃而空。今天該區只剩下Springbank與Glen Scotia兩家蒸餾廠仍能順利運作,但是這兩家廠本身也是在沉寂過好一段時間之後,才再度復廠開工。直得注意的是,擁有Springbank蒸餾廠的約翰與亞歷山德·米契爾公司(J&A Mitchell & Co.)除了正積極恢復蒸餾廠的營運外,也買下了與該廠有淵源、但已經停止營運許久的Glengyle蒸餾廠,在原址開設了Kilkerran蒸餾廠,成為坎貝爾鎮地區多年來第一個新酒廠。
酒精度
根據蘇格蘭與歐盟的法規,裝瓶後的威士忌酒(或甚至其他烈酒類產品)其體積酒精度(Alcohol By Volume, ABV)至少須維持在40%以上,才符合規定。
冷過濾(Chill Filtering)
分析威士忌酒的成分,除了大部分的純水與酒精外,其實還有一小部分(通常比例不會超過0.2%)是屬於長鏈的芳香酯類物質。這些物質在威士忌加水稀釋、冷藏或遇到低溫時(例如在酒裏加冰塊),會有凝固的現象而讓酒體霧化,影響產品的賣相或讓消費者對品質有疑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酒廠常常在產品裝瓶前先施以降溫後,將這些凝固的芳香酯類過濾去除,稱為冷過濾處理。但由於威士忌的香味往往就是來自這些芳香酯類,去除它們會減損威士忌的風味,許多行家並不是非常欣賞這般的處理手法。目前市場潮流也越來越重視Non Chill Filter(未經冷過濾處理)的產品,通常它們都會以46%或是桶裝酒精強度的狀態裝瓶。
桶裝強度(Cask Strength)
桶裝強度酒是近年來漸漸出現在單一麥芽威士忌市場上的新產品品項。顧名思義,桶裝強度酒是保持了威士忌在出桶時的酒精強度,不經加水稀釋處理就直接出售,常見的桶裝強度酒其酒精度通常都在55%到60%之間,但隨着陳年時間越長與陳年時所使用的酒桶與環境之差異,有些桶裝強度酒其酒精度甚至會低於普通的加水稀釋產品。例如,位於艾拉島的Laphroaig蒸餾廠由於採用波本酒桶與舖地式陳年兩種相對上酒精揮發率最高的陳年方式,因此其限量生產的40年陳年瓶裝酒雖然是採桶裝強度的作法,但實際上的酒精度卻只剩42.4% ABV,甚至低於一般採43%酒精度包裝的稀釋瓶裝酒。但總體而言,除了這種少數特例外,桶裝強度酒通常都是指酒精度遠高於一般酒款的高酒精度產品,雖然也有部分酒廠事實上還是有加水調整,以維持產品一慣的酒精濃度。關於桶裝強度酒的產品特色,目前並無法律定義,大都是由廠商依照本身的策略自由發揮。桶裝強度酒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它們通常不經過上述的冷過濾處理,因此較能保持原味。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習慣合直接以如此高的酒精度飲用的,事實上純飲酒精度過高的威士忌,長期來說會對身體造成不小的負擔。
單桶裝瓶酒(Single Cask)
又常被稱為「Single Single Malt」,與一般單一麥芽威士忌只需要使用同個蒸餾廠的產品、允許依照場合需要混酒不同,這種產品是指瓶內威士忌的來源完全出自同一個酒桶之內,強調的是其原味表現。由於毎個酒桶的容量有限,Single Cask一定是限量銷售的產品,其來源除了由蒸餾廠自行挑選有信心的產品發表外,包括獨立裝瓶商或者如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協會(Scotch Malt Whisky Society)針對會員的裝瓶,都是此類產品常見的來源管道。
Glen
稍微留意一下麥芽威士忌蒸餾廠的名字,就會發現「Glen」這個字經常被用於酒廠或產品的名稱中,例如Glenfiddich、Glen Farclas、Glen Morangie或GlenDronach等廠。其實Glen是蓋爾語裏面「河谷」的意思,蓋大部分的蒸餾廠為了方便取得優良的水源,以及尋找陰涼的儲存環境,因此經常會將酒廠設立於有河川流經的山谷裏,並且自然而然地使用了當地的地名作為酒廠的名字。
品嚐
因為威士忌酒精濃度超過 40% 。這麼高酒精純度根本讓人無法分辨及享受威士忌的風味,所以加水降低酒精濃度,能更有效地顯現香味的特色。年份越長的威士忌,通常需要更多時間來釋放完整的風味。所以先把威士忌倒入杯中放著,同時要依照年份「每一年放一分鐘」。這才是最佳的品嚐時間。
威士忌的泥煤味
泥煤其實就是有機的腐植質。青草、苔蘚和其他植物在特別涼爽潮濕的氣候眷顧之下,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慢慢轉化成泥煤 。泥煤跟石油一樣,必須往地底挖掘,才能取得。有些泥煤甚至已經歷一萬年以上的歲月。
泥煤長久以來被當作燃料。在發芽的最後一道烘烤手續才會用到 泥煤。燃燒泥煤會產生氣味濃厚的大量煙霧,用來燻烘穀物,讓穀物能緩慢地乾燥,並有足夠的時間吸收泥煤的氣味。 因此多數威士忌都帶有淡淡 泥煤香味。 泥煤的香味像甘草味或燻魚的氣味。
著名品牌
- 加拿大俱樂部威士忌(Canadian Club)
- 皇家芝华士(Chivas Regal)
- 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
- 百龄坛(Ballantine’s)
- 格兰杰(Glenmorangie)
- 帝王(Dewar’s)
- 麦卡伦(Macallan)
- 杰克丹尼(Jack Daniel’s)
- 金賓(Jim Beam)
Jameson –Irish Whisky
Glenfiddich
威廉格蘭特於1886年建立了格蘭菲迪酒廠1887年第一批麥芽餾出液從蒸餾器中流出收集。 格蘭菲迪 Glenfiddich 12年單一純麥威士忌- 全世界第一支單一麥芽威士忌是1963年格蘭菲迪製造, 生產於斯貝區。他使用100%大麥麥芽做為原料,用僅能做少批次生產的梨型鋼製蒸餾器做兩次蒸餾,做出保有作物原始氣味美風格的優質原酒,再放進橡木桶中進行十二年的陳年。 加水稀釋或是加冰塊飲用都很適宜。
Macallan 麥卡倫威士忌用雪梨木桶,有成熟的果香 。
Johnnie Walker
約翰沃克小時父親早逝。家人便搬到蘇格蘭的奇馬諾克鎮(Kilmamock)開了家小雜貨店。約翰極有生意頭腦,很快便成為當地最受敬重的商人。他對威士忌一直情有獨鍾。那時的雜貨店裏不乏單一麥芽威士忌,只是品質良莠不齊。約翰為了向顧客提供品質穩定且風味精緻的威士忌,便決定自創品牌,販售獨家樽裝的調和式威士忌。1857年約翰逝世,兒子亞歷山卓繼承家庭事業,將那時已成為雜貨店最主要產品的威士忌發揚光大。他註冊了陳年高地威士忌old highland whisky商標,即現時的黑牌,並發明了著名的方形瓶,以減少航運過程中的撞擊毀損率。在2015年,約翰走路成為全球銷售量排名第三的威士忌品牌。
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約翰走路黑牌調和威士忌-有40多種威士忌原酒所調和而成,口感醇厚複雜,多層次整。體而言具有豐富的煙燻麥芽味、淡淡泥煤味及雪梨桶說的馥郁果香。調和威士忌中穀物酒的尾韻也讓淡淡的香草味與醃製的香料味說起話來。
約翰走路藍牌調和威士忌 –淡雅泥煤風味
約翰走路綠牌調和威士忌 -醇厚口感,蕴含香甜麥芽、淡淡煙燻風味。當煙燻味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回味的清新花果香。口感豐富圓潤,調和偏甜 及美味煙燻味。
Glenrothes
Glenrothes是一種單一的麥芽 蘇格蘭威士忌 ,在Glenrothes釀酒廠生產,毗鄰Speyside地區的Rothes ofRothes 。 Glenrothes用於混合蘇格蘭威士忌 ,如Cutty Sark和The Famous Grouse 。 Glenrothes Distillery由Edrington擁有。
Glenlivet 15格蘭里维
喬治史密斯在1823年上德拉明莊園建立格蘭利威酒廠 。法國利穆贊橡木桶中成熟,Limousin Oak 是干邑成熟的熱門選擇。 酸度均衡。軟糖,蘋果,香料肉桂,丁香,胡椒味。
洒杯
1.鬱金香杯-能凝聚香氣而他的杯微微外開,能讓酒細緻的香氣飄散出來,更適合養酒體強的威士忌使用。
2.老式酒杯(Old fashion Glass) / 大冰杯 Rock Glass
3.柯林斯杯- 今年又流行High Ball 的喝法,就是把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琴酒或龍舌蘭和蘭姆酒,選擇其中一樣,與冰塊同時加入杯中,再倒進軟性飲料如可樂、梳打水、通寧水、薑汁汽水,即可完成。它清涼暢快,適合夏日飲用
威士忌的飲用方法
- 加冰on the rock
- 直接飲用
- 加梳打
- 雞尾酒manhattan (whisky , vermouth)
- whisky and coke- High ball
日本威士忌
山崎,白州及響
Suntory三得利於1923年在京都府山崎地區創立全日本首個威士忌蒸餾所。這裏正是1582電戰國時代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跟明智光秀決一死戰 「山崎之戰」的戰場。
山崎蒸溜所 用名水百選的 「離宮之水」主要生產 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
有波本桶風味威士忌。濃郁的果香與麥芽香氣。
Suntory 繼成立山崎蒸溜所,50年後在於山梨縣白州町,創立了稱為 山崎的影子酒的白州。1973年建廠,直至1994年才誕生單一麥芽威士忌-也被命名為白州。用的水亦是名水百選之一的 「美白川清流」。
響 三得利威士忌JAPANESE HARMONY
三得利憑藉來自山崎、白州、知多蒸餾廠中多采的原酒,調酒師們以敏銳的五感,釀出如藝術品般的「響」。威士忌經過時間的醞釀,最後封存在刻劃二十四個節氣的瓶中,來自日本的自然、風土、文化、五感調和下,讓人驚豔、感動、沉吟低迴的故事。「響」不只是威士忌,是更多與人、與自然、與文化的共鳴。
響 JAPANESE HARMONY(2015-03-10 日本開始發售
響12年三得利威士忌
700ml ‧ 43%
以酒齡12年以上的麥芽原酒為基調,並使用數種與經過12年以上完美熟成的穀物原酒進行調配。使用經過梅酒桶熟成的「梅酒熟成麥芽原酒」,將三得利威士忌特有的香甜果香襯托出來,同時加入30年以上長期熟成的原酒使得口感更加圓潤醇厚並賦予熟成感。
香味特徵:使用梅酒桶後熟原酒,可感受到極具果香的前味。以30年以上的超高年份原酒調和出最高級的熟成感,口感柔軟、圓潤,香甜中帶有些許的植物辛香,達到其豐富的味覺演繹及完美的餘韻表現。
余市Yoichi、宮城峽 及竹鶴
竹鹤政孝 Masataka Taketsuru 被專稱為日本威士忌之父, 是在蘇格蘭學習正宗的蘇格蘭威士忌蒸餾技術的第一個日本人。出生釀酒世家的竹鶴,在1916,年輕的他遠赴蘇格蘭格拉斯哥留學,苦心鑽研威士忌和酒精製造方法。課餘時他兼職教日本柔道。賺取外快。其中一名男同學的醫生父親,心臟病發猝死。一家人陷入經濟困境,唯有出租家中客房幫補家計。竹鶴便成為第一個租客,令他邂逅了男學生的胞姐 莉 塔 (Jessie Roberta Cowan) 。兩年後他們決定結婚。 莉 塔的母親叫她三思,竹鶴的父母更強烈反對娶外國人。最終兩人不顧一切離家遠走。在蘇格蘭結婚。婚後竹鶴每天都用心研發學習得來的釀酒技術,莉 塔則陪伴在旁織毛衣。後來更嫁雞隨雞,1920年一起回日本定居,幫丈夫打江山。
1923年竹鶴幫三得利創辦人鳥井信治郎(Shinwjiro Toril) 在兵庫縣山崎成立了日本第一座威士忌蒸餾廠。1929年三得利推出了第一支調和式威士忌 。
竹鶴認為威士忌應該力求原味,不應把源自蘇格蘭的威士忌口味本地化的做法,於是離開三得利,選擇了與蘇格蘭氣候一樣寒冷濕潤的北海道余市 ,作為 Nikka 日光 的首個工場。1934年余市蒸餾所成立。 附近的石狩平原可掘出石炭作蒸餾過程的原料,地理環境非常適合釀製威士忌。
余市蒸餾所。這座充滿「味道」的建築誕生於1934年,話說竹鶴政孝當年隻身到蘇格蘭學習釀造威士忌,回國後看中余市町面向日本海、三面被山巒環繞、酷似蘇格蘭高山區的寒冷環境;加上該地氣候濕度適中、擁有澄淨水源及釀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泥煤,遂以此處為基地興建了一甲威士忌的蒸餾所。憑着竹鶴一向以來對高酒質的執着,一甲發展下來終成為了日本威士忌的代表品牌之一,而其出品的「竹鶴21年」及「余市20年」便分別獲得了權威的World Whiskies Awards選為「調和威士忌」(The World’s Best Blended Malt Whisky)及「單一純麥」(The World’s Best Single Malt Whisky)之首
余市有柑橘、果實及乾果的香味(Sherry)。酒質像實果、皮革。泥炭味滾-濃重。首選飲用方法是 Whisky & coke High ball,其次是淨飲。
宮城峽
宮崎縣仙台市的宮崎峽谷,是竹鶴政考第二個要找尋的威士忌蒸餾所理想地方。在1969年成立了宮崎峽蒸餾所。有着豐富的水資源,而且受益于穩定的北部自然環境。由原始的炭火蒸餾改為新型的蒸氣蒸餾。不僅有麥芽威士忌用單式蒸鎦機,而且有谷物威士忌用的連續式蒸鎦機。 能取得較芳香細緻的酒精。在這裡釀造的麥芽威士忌原酒,具有跟酒味濃烈的余市威士忌是完全不同的風味,有成熟可可豆及咖啡等香味,有細膩柔和的味道上等的蜂蜜的口感。首選飲用方法 是High ball或各式雞尾酒特飲。
竹鶴
Pure Malt 是兩個或以上蒸餾所的威士忌混成的意思。竹鶴21 是竹鶴政孝創立的兩家蒸餾所餘市及宮城峽陳年的Single malt原酒混成。在北海道西北面的小鎮余市製造。用竹鶴政孝的姓氏來命名。這瓶有著熟桃甘香及熱情果實香。酒質可說是剛柔並重。後段是誘人的苦味。推介以highball飲用或製作 Manhattan。
Ka Va Lan 葛瑪蘭
葛瑪蘭是宜蘭的舊稱。 葛瑪蘭威士忌是全台灣第一支自製自產本土地威士忌。口感較甜。
威士忌與雞尾酒
Manhattan曼哈頓
波本威士忌加紅標香艾酒(Red Vermouth) 再加安格士苦精(Angstura bitters)
1890年代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特魯瓦克斯恩斯 (Charles Henry Truax )因嗜飲馬丁尼,深受肥胖之苦,他向一位調酒師問津,希望對方調製一款能讓他擺脫劣習的新調酒,若能保留一點馬丁尼風味就更完美了。結果便產生了曼哈頓。
Irish Coffee愛爾蘭咖啡
愛爾蘭威士忌加熱咖啡加鮮奶油
1940年代初期,橫跨大西洋兩岸的航班大多以愛爾蘭西部的香農鎮(Shannon) 為中繼站。有位調酒師看到那些因為氣候驟變而凍得半死的可憐美國旅客,靈機一觸,在他們的咖啡裏加了一些威士忌。一位重獲溫暖的遊客問調酒師,咖啡是否來自巴西。這位正直的調酒師直言:「不,這是愛爾蘭咖啡!」
Old fashioned 古典雞尾酒
波本威士忌加安格士苦精(Angstura bitters) 加一塊方糖